先前在中時部落格認識的哲斌兄帥氣地離開了中時,
相信他絕對能找到其他精彩的道路的,
哲斌兄另外發起了反對政府購買業配新聞的連署,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連署一下,
雖然這絕對阻止不了政府繼續以納稅人的血汗錢欺騙納稅人,
然而只要能喚起更多人對這件事的認識,就算有價值,
只是,業配新聞本身真的沒什麼可怕的,
報紙、雜誌、電視媒體裡的配合採訪,任何有基本質疑能力的閱聽人都看得出來,
現在的問題是,這樣的閱聽人有多少?
絕對是不少的,但恐怕沒有多到足以影響媒體經營的程度,
不少靠天下遠見吸取趨勢、或者聽信白雪公豬與大話新聞的議題分析的閱聽人,
都是社會上所謂的「中堅份子」,學歷跟職位都可能很高,
如果連這些人都會基於自己的偏好或偏見無視於以上媒體極其明顯的偏誤,
進而不斷擴大著自己的錯誤認知,那其他更弱的閱聽人怎麼辦呢?
幾乎可以確定的是,「閱聽人的素質」才是左右媒體素質的真正關鍵,
如果絕大多數的閱聽人都不屑看欠缺邏輯的商業分析,
或者不吝於傳達出自己對媒體扭曲的憤怒,
我們應該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媒體走向「追求真實」這個道路才對,
問題是,閱聽人自己在生活中都不見得對追求真實有興趣了,
他們大多有著嚴重的傳統偏見,或者欠缺以邏輯與科學方法討論議題的能力,
面對這種閱應人,媒體到底有什麼動機要提供「真實」這項產品?
我欣賞哲斌兄對真實的堅持,
在我少數幾個有聯絡的記者朋友身上,我多能見到這種對真實的堅持,
然而,「記者的堅持」與「政客的良心」都是不可依賴的東西,
正確來說,任何產業的任何人的「堅持」或「良心」都是不可依賴的,
能夠依賴的,只有充分競爭的媒體市場、可能淘汰沒有堅持與良心的記者的環境,
在此前提下,我們才可能看到確實追求真實的媒體,
注意,這只是「可能」,如果市場裡的閱聽人本身對真實不夠重視,
那無論有無競爭,媒體都沒有動機將真實奉上的,
許多閱聽人每天抱怨電視新聞沒深度、八點檔素質好低,但他們如何反映?
他們仍然花了大量的時間看新聞台、看八點檔,
明明可以把時間花在更「高素質」的材料上,卻又不去做,
當然也沒有「求好心切」地讓自己關注的媒體知道其新聞有多破爛,
更沒有認知到政府對媒體的管制是降低競爭的主因、也是品質無法提升的元兇,
還寄望NCC這種垃圾單位來替大家把關,
連NCC只會欺負私人媒體、卻習慣性放任政府這個媒體置入大戶都不知道,
如此水準的閱聽人,有什麼資格得到所謂的真實?
所以,我對媒體沒有期望,
看著各家媒體扭曲與捏造新聞,我感到的趣味遠遠大於憤怒,
閱聽人的素質反映出相對應的媒體,納稅人的素質反映出相對應的政府,
意思差不多的,
唯一「值得」高興的是,媒體跟政府不一樣,它不能強迫閱聽人付費,
任何閱聽人覺醒了、對低素質的媒體感到厭煩了,
就算不向媒體表示意見,他仍可退訂報紙、不買雜誌、拔掉第四台,
然後靠網路或其他途徑取得對自己有價值的資訊,
在市場上,「選擇」本身就是最寶貴的信號,
廠商根據消費者的選擇進而判斷消費者的偏好、最後做出修正,
所以,做出選擇的閱聽人越多,被「拋棄」的媒體終將找到重新振作的方式,
而如果閱聽人本身渾渾噩噩的,那根本不用期待媒體有什麼改變。
當然,如果有人很熱血地想建立能同時「追求真實」與「確實獲利」的媒體,
那也是非常棒的!
雖然我看不出在閱聽人平均素質低落的世界裡,這種事如何在短期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