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要等到再見那一天,相信真心不改變;鞦韆搖晃我們青春的笑顏,浮雲飄過的藍天。」有一整個月,我反覆聽著這首歌,典型而甜膩的編曲,確實地敲醒了我心中的什麼,因為我想起了國小安親班裡,用廢輪胎與鐵鍊做成的鞦韆。

史蒂芬金的〈總要找到你〉也是一篇喚醒既往回憶的小說,是《四季奇譚》裡除了〈麗泰海華絲與蕭山克監獄的救贖〉—也就是【刺激一九九五】的原著—我最愛的中篇,即使幼時的單純與歡樂已如此地遙不可及,透過小說人物的單純對話與行動,多年前在沙堆、溜滑梯與單槓間的追跑還是輕易地在我的腦裡浮現。

電影版的【站在我這邊】則由【軍官與魔鬼】的羅柏雷納執導,平緩的步調大致追隨小說的敘事,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或許略微遲滯呆板,橋段的承接也未必渾然順暢,然而畢竟是二十年前的電影,再說以上的「缺陷」也將加倍了電影所欲傳遞的陳舊感,彷彿自己又虛長了幾歲,以更遠的距離、更悵然的眼光看著美好飄渺的童年。

這個少年們遠行尋找屍體的簡單故事,有著很多天真的孩提語言,比方說泰迪與凡恩邊走邊爭論太空飛鼠和超人那個厲害就是一絕(結論是:超人比較厲害,因為「電影裡的真人比電影裡的卡通人物厲害」),雖然沒有印象自己十二歲時會認真地爭論這種事情(有人會去比較無敵鐵金剛和聖戰士那個比較厲害嗎?),這些童言趣語還是相當地令人莞爾。

而小說與電影裡最令我感動的,則是象徵史蒂芬金的敘述者哥登和克里斯之間的友誼。處在崇拜陽光運動員的世界裡,哥登的天賦一向受到他人的貶低與壓抑,甚至連父母都不把他放在眼裡,只有看似豪放不羈的克里斯甚早看到了哥登的未來,並且勉勵他不要在乎他人的眼光,盡力擁抱自己的潛能。這讓我想到【心靈捕手】裡的麥特戴蒙與班艾佛列克,只是身為孩子的克里斯在對自己的前途感到絕望的同時,卻能保有對摯友的信心與關切,這比成年人的勉勵更令人動容。

飾演克里斯的演員,已故的瑞凡菲尼克斯,飾演本片時十六歲,恰到好處地扮演了早熟、獨立卻同時恐懼徬徨的克里斯,飾演哥登的威爾懷頓如今主攻電視圈所以在台不甚出名,然而十四歲的他帶著書卷氣的面孔十分符合書中哥登的形象,至於膽小怕事的凡恩,由十二歲的傑瑞歐康尼爾飾演,如今也算俊男的他,當時可是胖得圓不嚨咚的。

比較可惜的是泰迪,小說裡的泰迪感覺更瘋、更殘缺、更邊緣,電影裡的泰迪頂說是個沒腦的小太保罷了,不過這一點差異無損於本片的雋永氣息。你還可以在片中發現年輕的基佛蘇德蘭和約翰庫薩克,果然年輕的時候,很難不俗,不管是誰都一樣。

每個人想念的童年都是不一樣的,然而童年的夏天,冗長而蟬鳴四起的暑假,大概很少人不會懷念吧?在小說和電影裡,我都可以聞到夏天隨著熱風飄移的混濁味道,還有消失的思樂冰和重量杯。那樣的夏天,好像永遠都在,但也永遠不在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os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