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

看到一則有趣的新聞。

新路未通車,分隔島種滿菜

新化區知義里台19甲外環道新闢路段,沿路分隔島都被居民闢成菜園,

還有一家餐廳在門口的分隔島種花及種菜,

增加吸客景觀也省下菜錢,

不過公路總局說已涉嫌侵占公家土地,將展開勸導。

節錄自:聯合新聞網

大部分人看到這新聞,大概只會注意到2件事:

1、還蠻好笑的。

2、這是違法的,小孩子不要學,然後政府應趕快勸導或取締!

然而,這裡有個很容易被忽略的點--全台灣那麼多分隔島,難道全部只能拿來種草?

從小到大、甚至到了大學的經濟課堂,

我們都被教導說,道路屬於「公共建設」、只能由政府來提供,

雖然客觀的事實顯示,

從各類原物料、到人造纖維與電子零件、再到汽車與飛機,都是私人企業創造或製造的,

政府過去聲稱郵務必須靠國家提供、結果聯邦快遞等廠商證明政府過去在說謊,

政府聲稱水、電、油、糖該由國家提供,然而國外早就有私人企業成功提供服務的例子,

雖然越來越多人了解到政府其實甚麼都做不好,

然而只要提到「道路」--或者教育與國防,這是題外話--大家還是習慣看向政府,

而如果你願意放下成見、質疑所有傳統說法的前提,

想一下市場內充滿創意的個人、為獲利而不斷追求進步的私人企業,

再想一下擁有獨佔暴力權、專斷地徵收稅金、肆無忌憚地舉債又不斷貪腐的政府,

然後自問,在各個領域都勝過政府的個人與私人企業憑什麼在「道路」這項目輸給政府?

為什麼「經過某條道路」不能變成某種服務、由私人企業來經營、再向消費者付費?

別忘了,現在的道路並不是免費的,

仍得靠稅金、舉債=變形的稅金、印鈔票=通貨膨脹=購買力的剝奪所支付,

而這中間還有官員的貪瀆、建商的偷工減料、由前者所造成的重複建設與浪費經費,

反觀在商業領域求生存的個人與私人企業,

每個都在為「提升品質」與「降低成本」而兢兢業業、失敗的就得被無情地淘汰,

這樣的局面,為什麼不能轉移到道路的經營上?

當然可以,雖然我不知道細節為何,就像我不知道如何經營一間手機製造商或牛排店,

但我知道的是,市場上的個人與私人企業遠比政府來得有效率與創意,

現在看起來無法獲利的道路,到了個人與私人企業的手裡、很可能會變成生錢的工具,

收費的可能性很多,

道路服務提供者可以跟保險服務提供者策略聯盟、將費用納入保險費,

亦可跟保全服務提供者策略聯盟、將費用納入保全費,

或者跟建商結合,不跟路人與駕駛直接收費、轉為商圈內店家所支付的部分店租,

模式是人想出來的,哪種最有效率、最有獲利性,可以交給市場來決定,

而講了半天,回到開頭的新聞,

這新聞展現的可能性是--誰說分隔島只能種草?為什麼不能拿來種菜?

如果種菜的收益不夠高、種甚麼東西比較高?或者,不種東西、又可成為甚麼獲利工具?

今天,如果道路是由私人企業所營運,其就會絞盡腦汁去尋找獲利模式,

而不像現在的政府,連道路安全都顧不好、還會把稅金浪費在重複而不良的建設上,

在那個連道路都能由私人企業提供、並讓消費者自由選擇的世界裡,

所有的人都會更富有、都擁有更多可能性,

這就是所有自由意志主義者的夢想--是個即使千年後才能完成、也值得追求的夢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oosean 的頭像
    woosean

    天空,約定的城邦。

    woos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