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葛里森的小說看到現在,最吸引我的就是《終極審判》,雖然翻拍成電影後實在不怎麼樣-男主角選錯之外,劇情也改差了。

本書與《殺戮時刻》有些相似,都有犯下殺人重罪的主要角色,差別在於:《殺》的卡爾李所為很容易獲得觀眾/讀者的認同,或許是以暴制暴,但終究是人之常情;然而《終》的山姆凱豪爾-電影裡由金哈克曼飾演,非常適合-卻是個雙手沾血邪惡的反黑人/反猶太主義份子,或許他生長的環境-白人至上、黑人次等、暴力萬歲-讓他沒有機會成為我們眼中的正常人,但他犯下的罪卻很難被原諒,希望他受死的心情也同樣難以從旁觀者的心中除去。

於是,本書的主角,亞當豪爾-娃娃臉克里斯歐唐納擔綱,非常失敗的選角-的每個行動都承受著無以名狀的宿命壓力。

他原本是個前途大好的年輕律師,如今他選擇曝光自己,為自己素未謀面的祖父辯護,這是一場不可能的戰役,所有的上訴理由皆已用盡,祖父不願供出同謀的任何資訊,亞當與「激進種族主義殺人魔」的親屬關係快速地被天下所知,再加上家族醜聞的不斷浮現,亞當獲得了身世的解答,也產生了新的困惑:這一切的行動到底是為了什麼?只因為血脈關係就應該如此戰鬥嗎?其他因山姆而死去的人又該如何呢?這樣的疑惑,一樣傳到了讀者的眼裡。

這就是葛里森小說的精采之處:正義界線的模糊化。然而《終》還是與葛里森的其他著作略有不同。

以《殺》來說,我能夠輕易地站在卡爾李的角度思考,進而同情他的處境、期待他的脫罪;《造雨人》在結尾以前幾乎沒有太大的價值衝突,一面倒的「保險公司吸血」、「大型律師事務所邪惡」敘述能讓極右派也不免憤世嫉俗;呈現富家子弟荒謬行徑的《瘋人遺囑》根本不用多說:誰會去同情被寵壞的孩子們與貪婪律師的處境?《終極證人》裡的個人權益/法政野心的交會也讓人容易選邊站。

但是,《終》裡的亞當面對的衝突與抉擇並非一般,圍繞著他的,是厭倦逃避家族醜聞而自我了斷的父親冤魂,一樣恥於家世而生活極度失敗的落魄姑姑,背負著多條人命又執拗難解的初見祖父,以及對祖父有著血海深仇、以一切力量推動死刑處決的受害者家屬。

站在亞當的情境,我無法簡單地設想出選擇,尋根的動機我可以理解,然而那根源卻藏著各種已知的醜惡與黑暗,以及無法預期的難堪秘辛,我是否有力量甚至意願面對這種狀況?我完全無法想像。

這也是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親情/正義/仇恨/恥辱/羈絆互相纏繞,不若其他的小說讓人忍不住身陷其中地想像可能的解決之道,本書自開場以來就顯得無解,期待奇蹟的心情沒有機會燃起,等在一旁的是糾結著無根的迷惘與現實醜陋難堪的困窘,根本沒有明確的立場可以選擇,到最後連確實有罪的山姆都顯得令人同情。

看完本書,又過了一個多月,感覺依舊清晰,細節卻遺失大半。也許改天有心情,會再把本書好好看一遍,然後重新寫一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oosean 的頭像
    woosean

    天空,約定的城邦。

    woos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