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jpg

在谷歌閱讀器裡看到這篇:〈我們會盯著你:四川大地震台灣企業捐款表〉

看來不久後就會有四川/八八水災企業捐款對照表,我真的是非常期待呀!

不過我的期待純粹是趣味性的期待,並不打算據此進行批判。

對我來說,只要產品夠優、服務夠好,我就願意付錢消費。

今天就算企業「冷血地」一毛不拔,我也不會譴責它,因為它真的沒有責任。

要檢討企業剝削勞工、破壞水土環境、逃漏稅,我都覺得很合理。

然而要檢討企業沒捐款或捐款太少,在我看來就有點奇怪了。

賑災是政府的責任,企業如同你我被強迫繳稅、稅讓政府有賑災的資源。

現在的政府看來財政吃緊,然而這不是因為資源不夠,而是因為資源被嚴重誤用。

真要挪出款項、提供物資,只要馬娘層級的人負起責任,絕對辦得到。

這就是為何過去我不覺得中國需要大家的捐款,如今我同樣不覺得台灣需要捐款。

中國與台灣需要的,是大家對政府更多的監督、甚至進一步地縮減政府規模。

在這種時候不全力批判政府而批判企業、在我看來完全是便宜了政府!

我更不贊同吃果子拜樹頭的說法,企業創造產值、提供就業,已經堪稱貢獻。

絕大多數的大企業,平常也有投入一定程度的慈善活動,貢獻遠高於政府。

結果在發生大災禍、企業也可能蒙受損失之時批判企業,企業還真的挺無辜的。

如果你問那為何企業沒責任還要捐錢給四川?那叫公關兼節稅,不是純粹的慈善。

就連慈濟這種以公益為名的團體,也有考慮公關效果與優先順序,更何況企業?

資源本來就有限,所以從你我到企業都會自主地根據偏好運用資源。

如果你願意捐錢給八八水災、卻沒捐錢給印尼,難道要指責你無法平等對待人命?

甚至我還能指責你捐得不夠多,為何不是只留生活所需、其他積蓄通通捐出來?

這種指責在我來看毫無道理,而拿同樣的邏輯去批判企業,我也無法接受。

本來捐多捐少就沒有公定標準,捐得多固然好,捐得少或不捐也很正常。

慈善行為如同消費,大家都有各自的偏好,偏好與偏好之間很難有高下優劣之分。

真要指責,如果政府投資源去四川賑災卻忽略八八水災、我們才有必要用力痛罵。

不過,雖然我不覺得企業有義務賑災,但我絕不反對私人組織主導賑災。

太多證據顯示私人組織在賑災上較有效率,美國的卡翠娜颶風救災就是個好例子。

既然要回歸私人,「自願」就非常重要,只要基於自願,捐到傾家蕩產都無所謂。

而雖然我不認同廣泛的企業社會責任,但如果夠多的消費者認同,企業就得照辦。

就算我不認同以四川的捐款數目要求企業奉獻,但那是我個人的想法。

如果你認同這種想法,而且你找得到夠多的同伴,企業就可能會接受你們的訴求。

這是現實中可能發生的事,雖然我完全不認同。

甚至,如果有人真能聚眾影響企業、提高企業捐款,我會覺得很可惜:

同樣的力量為何不拿去監督政府呢?那才是拿了錢又把事情搞砸的禍首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os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