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的十月十日,中華民國第九十五個國慶日,這是個舉世矚目、眾人觀望的節日,也是即將被編入歷史、永遠不會被遺忘,且從此將繼續被討論的國慶日。

在這個廿一世紀初的國家慶典裡,我們的民選立委們在外賓面前大打出手,我們的倒扁抗議群眾對外賓的禮車暴力相向,連奉命而為、齊一行進的閱兵隊伍也被波及,穿著紅衣的倒扁份子直接穿越憲兵樂隊,形成了國家慶典罕見的奇妙景致。

這樣的景致,絕對難得一見,值得國人細細品味、深深思索,這樣的現象,絕對有夠多的面向,值得我們欣喜,也值得我們細膩地反省。

欣喜之處,在於確認了台灣的民主自由,這是個政府不會對抗議群眾暴力相向、血腥鎮壓的國家,在這裡,一切的言論都將遭受挑戰,但一切的言論也都有生存的空間,不會被打壓,不會被箝制,這就是所謂的多元民主,值得我們好好珍惜。

然而,在如此珍貴的民主社會裡,我們仍有許多方面亟待努力,這個國家仍有許多缺憾,需要更高的民主素養與和平的態度才能得以填補。

首先,這是個沒有法治觀念的國家。

從各政黨的大小違規,到這次抗爭活動的罔顧法律,都顯示了我國的法治觀念尚未落實,有趣的是,群眾長期以來都對司法採取不信任的態度,從過去的黨國一家,到現在的輿論領導偵察,這顯示了無論在制度面或群眾素質面,我國的法治狀態亟待加強。

其次,這是個缺乏成本效益概念的國家。

從官員制訂政策,到社運份子發起抗爭,這一切行動都會造成各種效益與成本,然而在我們紛亂的政局裡,效益往往是吃不到的大餅,反倒是社會成本清晰可見,每每導致負面效應即刻生效,卻少有人將此列入考慮,大夥兒都僅就個別團體甚至個人的利益進行算計。

政策方面,民進黨政府擅自宣布核四停建是很好的例子,此政策的用意是良善的,建立非核家園的確是希望相隨的美麗夢想,然而在沒有良好配套措施與恰當調解溝通之下貿然宣布停建,不但無法達成非核家園的理想,反而激發了誤解、賠上了信譽,更造就了經濟損失。

而群眾運動方面,近日由施明德發起的倒扁活動也是活生生的例子。

撇開正當性不談,將「倒扁」與「反貪腐」做連結本身就不是夠有效率的目標,因為貪腐並非個人的問題,而是制度與結構的問題,與其把矛頭指向總統,不如將砲火打向黨團與立院,而倘若民眾確實有意改善政局,這樣的人力人氣已經足以罷免掉大量的不適任立委,放棄可以輕易達成的標的,反而選擇難度特高、極可能無疾而終的「罷免總統」為目標,這不就是缺乏成本效益觀念的結果嗎?

更進一步想,如果倒扁團隊確實想以現有程序拉下總統,那就該將此類抗議活動停止於圍城行動,然後快速轉向推動罷免總統的正式程序,圍城行動是倒扁活動氣勢的高峰點,不但人數夠看,秩序也大致良好,照理來說應該見好就收,結果倒扁團隊決定在國慶日再下一城,不但造成了外賓的困擾,也增加了其他未參與活動民眾生活上的不便,更不要說造成交通之癱瘓連帶引發的經濟活動受阻,而在這麼多的活動之後,是否真能如其所願,拉下陳水扁總統?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到頭來,罷免活動的成功與否,依舊得仰賴既有程序的進行,如此來說,倒扁團隊號召那麼多人、造成那麼多不便的結果,又完成了什麼?如果有一點基本的成本效益觀念,我們還需要走到這樣的境地嗎?

當然,這樣的問題不是只有倒扁陣營有,近年台灣多數的群眾運動,都有類似的色彩與特徵,包括由泛綠發起的牽手護台灣。

最後,這是個習慣以對立角度思考的國家。

省籍對立,藍綠對立,以及更多其他的對立,所謂的和諧與合作,在這個國家非常罕見,許多只要團結一氣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在這裡就是沒辦法獲得改善,於是政黨對立著、人民對立著,連帶起來就是內部的紛亂,以及毫無章法的外交與產業政策,無怪政局總是在空轉。

而這一切的問題,都在國慶日的景致裡反映了出來;下一個國慶日,第九十六個國慶日,我們是否能看到團結與和平的上下一心?恐怕很難,但仍讓我們拭目以待。

後記:本文原先預定要刊載於某文化月刊,後來因為被指出「政治色彩過重」而被刷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os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