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n_legacy_ver11.jpg

即將提及本片劇情與結局,一句總結:28年前的革新想像,如今只剩下空殼。

看完《創:光速戰記》覺得窮極無聊?很合理,因為那是事實,

虛擬世界的超現實戰鬥、程式的人性化、計畫與決定論、未知與創新,

這在20年內的資訊或機器戰鬥題材已成了理所當然的常識,

最常令人想起的莫過於《魔鬼終結者》與《駭客任務》裡的名句與場景,

相較之下,《創》除了畫面乾淨到嚇人以外簡直乏善可陳,

不過,有這種認知的人,如果還有一點時間、願意給28年前的老片一個機會,

請閱讀這篇《電子世界爭霸戰》的文章,再看YouTube上約90分鐘的電影

《電子世界爭霸戰》就是《創》的前身,

當時傑夫布里吉還有著稚嫩的臉與活蹦亂跳的肢體語言,

特效以當今來看形同小兒科,當年或許很前衛的配樂如今聽來宛如一場災難,

不過千萬記得,這是28年前的作品,

在那個PC對許多人來說還是陌生名詞的時代,該片便以提出許多嶄新的觀念,

足以威脅人類的人工智慧Master Control Program(MCP)是全片最大的反派,

它自行干預各個程式的運作,甚至反過來威脅自己的主人,

最有趣的,是MCP在虛擬世界裡實行了極權統治,

派出「士兵」追捕程式,將其「改造」為己效力,不成的就送到競技場上尋死,

倡導「為使用者(User)工作是不正確的」的意識型態,

進而鼓吹某種類似「解放」的革命,讓人聯想到共產黨的口號,

這種企圖分裂「程式」與「人類」之間關係不免讓人想到共產黨的階級革命,

當然也會讓人反思,如果程式真的有喜怒哀樂,

那創造與使用他們的人類,真的稱得上他們的「友人」嗎?

片中「活在」虛擬世界的程式們,大多相信自己要為人類(也就是使用者)效命,

然而對絕大部分人類來說,程式只是用過即丟的工具罷了,

就像《玩具總動員》裡跟玩具的關係一樣,擬人化只是顯示人類的殘酷罷了;

另外,進入虛擬世界的人類由於身份特殊,所以能做到程式辦不到的事,

人類能在虛擬世界裡憑空修復器械、無端創造能量,

就像落入凡間的神,也像《駭客任務》裡的救世主觀念;

再來,人類與程式(或,人類與機器)的對比也是這類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程式,就像機器人,相信計畫,相信決定論,所以一切都要按部就班,

而人類因為思想中的不可確定性,反而能靠脫軌而創造新事物,

這也是為何「使用者」與「程式」為何在能力上會有彷彿神與人之間的絕大差異,

然而,片中也諷刺了凡事只照著計畫與習慣的人,其實與程式無異,

相反地,有了自主意識、並懂得為目標而打破規則的程式,反而更有資格稱為人;

整個來看,這部28年前的作品雖然特效極度不成熟,

然而其提出了當時好萊塢難得一見的世界觀,非常值得玩味,

雖然要我玩味第二次也很傷腦筋就是了……

在看完《電子世界爭霸戰》後,回過頭來想《創》,

不得不得出「除了特效以外完全沒有進步、甚至還低於平均水準」的負面評價,

整部片讓我稍有感覺的部分只有:

1、凱文對山姆說故事、道別,然後說「We're always on the same team」;

2、山姆初次踏入創界網路;

3、山姆在創界網路中見到凱文,久違了的父子相聚;

4、凱文在山姆在火車上聊天,聊到離開創界網路、現實世界的想望;

5、山姆離開了創界網路、走出凱文的老辦公室,載著ISO女孩凱拉去看日出;

6、上字幕時的Daft Punk配樂。

以上片段,全部總和頂多15分鐘,絕大部分是靠飾演凱文的傑夫布里吉再撐,

他確實有把理想主義者被自己的創造物所困住的無奈、以及對兒子的愛表達出來,

可惜這部份沒有在片中被妥善地利用;

凱文口中的奇蹟,也就是「在虛擬世界中無中生有的生命型態」ISO女孩凱拉,

其特別之處可以想像,但電影並不打算好好描寫,

怎麼看都只是個比較可愛的虛擬正妹罷了;

大反派庫魯,也就是凱文的虛擬分身,雖然有某種「黑暗自我」的暗示,

但說穿了也只是《電子世界爭霸戰》裡的MCP變形罷了,

其照例以「向使用者宣戰」的堂皇口號實行著「消滅個體差異與暴政」之實,

再次,這又是共產主義或極權的暗喻,

然而缺乏足夠的描寫,庫魯怎麼看都只是個大螢幕上會有的常見壞蛋罷了;

在《電子世界爭霸戰》裡為人類奮戰的程式創,

在這集被庫魯俘虜並加以改造,成了庫魯最強大的幫手——似乎喚做蘭斯勒,

曾經願意為保護凱文而犧牲自己的「善良」程式,

如今成了為極權服務的冷血殺手,

詭異的是,照《電子世界爭霸戰》的背景,

創與凱文的關係應該被更常被提及,即便化身為蘭斯勒,也該對其心理進行描述,

才能對後來的叛變進行伏筆——是的,藍斯勒後來又變回創了,如預期地,

但因為缺乏瞭解,這種轉變只能說廉價至極;

關於人與程式的差別,在前集與眾多類似題材的環伺下,

本片也只能講出「計畫不能取代創造」這種老生常談的廢話,

然後玩了一下「虛擬的生命也能學會犧牲的美德」,

雖然這個早在《魔鬼終結者2》就漂亮地玩過了一次,至今還沒有玩輸過別人;

詭異的是,在上集明顯是重點的「使用者進入創界網路的異能」,

到了本集幾乎沒有任何描述,

照上集的設定,不但凱文能在創界網路內呼風喚雨,

山姆也該有類似的能力才對,如此才能顯示「使用者」與「程式」的絕大不同,

但本集似乎把這點設定遺棄了大半;

劇情疲弱以外——暫時忽略其貧乏到驚人的剪輯——動作場面也令人失望,

特效部分,大部分是將《電子世界爭霸戰》裡的構造具象化,

碟戰與機車戰則加入了立體元素,提升了競爭的複雜性,後來甚至帶入了空戰,

然而這些「進步」在乏味的運鏡與畫面設計下都顯得無聊至極,

碟戰要拍得好,必須以拍攝武打的角度來處理,

機車戰要拍得好,必須以拍攝飆車片的角度來處理,

空戰要拍得好,當然也必須以拍攝空戰片的角度來處理,

而這些都已經有數不完的例子可以參考,完全照抄搞不好都不錯,

奇怪的是本片就是沒那麼幹,結果就是浪費了2億以上的製作預算,

老影迷或許能因為精緻的具象化而感到些許的感動,

但對絕大部分已被超高規格科幻動作片轟炸過好幾年的影迷來說,

本片只是紅藍(剛還打成洪蘭,幹!)霓虹燈版的《星際大戰》加《駭速快手》,

28年前的創意領先不在,將舊觀念發揚光大的水準也稱不上,

頂多只是喪失了前作精神、徒有漂亮特效的空殼罷了。

是說,前面不只一次提到「虛擬世界的反派多半有共產黨的暗喻」,

然而就《創》還陳述了另一套烏托邦世界觀,

說穿了就是網路剛崛起時常被推廣的「去中心化」、「分享」與「互動」之類的,

因此「將原本設計為免費的軟體用來收費」也被視為某種貪婪與邪惡的象徵,

雖然我也覺得免費分享的觀念很迷人,

但直接將收費「罪惡化」也太幼稚了一點,

現實生活中,先免費、再收費的模式不斷發生,然而新的免費來源也很少死去,

其各有利弊與生存空間,實在沒必要刻意醜化其中一方;

最後,雖然整部片的基調都是「在虛擬世界發現了無中生有的生命,好威呀」,

但真正威的應該是「輕易把人連肉體都數位化丟進虛擬世界」吧!

這可是連《駭客任務》都未曾辦到的超高級技術呀!

什麼虛擬生命,什麼ISO,能把人直接數位化丟進虛擬世界,

這可是能解決人口問題的超級科技耶!還傻傻地賣什麼作業系統?

真令人參不透啊。

又,迴響中的補充很正確!

肉體能直接數位化進入虛擬世界!虛擬世界的正妹能直接肉體化!

這可是徹底顛覆物質不滅的超級科技!

或許《星際爭霸戰》的世界是從《創》開始的也說不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oosean 的頭像
    woosean

    天空,約定的城邦。

    woos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