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蘋果煞有其事地把學校在教室裝攝影機這件事說成「戒嚴」跟「坐牢」!
離譜,教室監視器,把學生當犯人;校園戒嚴,家長監看「上課像坐牢」
教育部長吳清基重批,把監視器當教學工具十分不妥,將請地方教育單位了解。
新聞的字眼如此激動,稍微想一下卻會發現很多破洞,
首先,就算不裝攝影機,學生就不像犯人、上學就不像坐牢了?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
學生跟犯人本來就有很多類似之處,
學生--至少,大部分未成年的學生--不能自己選擇要不要進、要去哪間,
每天的生活被嚴格控管,甚麼時間該做甚麼事輪不到學生做選擇,
要穿制服、編上號碼便於管理,必須服從師長的指示,
就算覺得授課老師他媽的爛到爆,也沒有立刻走出教室、然後不會受罰的自由,
為了道德上或安全上的理由,師長可以搜查學生的書包……
以上,是目前絕大部分學校把學生當犯人的現況,跟攝影機無關,
結果大部分人不懂得質疑現況、學校一裝攝影機反而覺得變成了戒嚴?
我這麼說吧,教室不是廁所,不是個非得拿來脫換衣服的地方,
更不是任何學生的「個人空間」,
要說在教室裝攝影機=侵犯隱私,就跟聲稱在捷運上拍照=侵犯隱私同樣荒謬,
可笑的是,就是一堆人持著這種荒謬的信念,
進一步說,如果不是教育產業被政府掐得死死的、大部分人難以自由地選擇,
家長與學生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接受學校的監控政策,
而攝影機除了便於了解各教室的狀況、同樣也能做為監督老師的工具,
日後要是有師生間的衝突與爭議,影像資料也能提供充分的證據做為判斷與賠償的依據,
有甚麼不好呢?
注意,以上有個很重要的前提,是家長與學生得以自由選擇,
以上也不是主張在教室裝攝影機=正確、不在教室裝攝影機=錯誤,
裝不裝攝影機、各有其考量,只要有所選擇,大家可以來比裝不裝哪個比較有利,
而現況是,數不清的政府管制讓學校以至於課程的選擇都相當有限,
然後從專家到家長都把未成年的學生視為犯人、智障或動物,
犯人、智障或動物沒有選擇的機會,
所以大部分未成年的學生根本不被允許選擇學校、選擇課程,
填個志願、選個系都得承受家長的干涉,
選擇被剝奪、意志不被尊重,才是學生之所以像犯人的原因,關攝影機屁事?
蘋果還訪問了學生,讓大家充分見識到了政府推的性教育有多成功:
小玲說,教室監視器錄影畫面是校方抓學生上課打瞌睡、講話的蒐證畫面,
只要坐在教室就覺得不自在,連拉個內衣肩帶也很怕被監視器拍到;
有時候下課班上嬉鬧太大聲,校方還會透過廣播系統制止,隱私無所遁形。
請告訴我,拉個肩帶為什麼是這麼糟糕的事?
如果平常有辦法在教室=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拉肩帶,為什麼裝個攝影機就有問題?
而衛生棉是怎麼了?
女生每個月來一次,這是自然規律、完全不需要感到害羞跟可恥的事情,
結果政府推性教育推了那麼多年,
還是不少人買個衛生棉要遮掩、或者生理期來了跟大便在褲子上差不多丟臉,
這是怎樣失敗的教育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