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n_man_two_ver14.jpg

做為上游生產者與下游消費者之間的橋樑,中間商的價值可說不證自明,

然而對許多人來說,「中間商」的意義完全是負面的,

這些人認為,中間商阻礙了上游生產者直接販售產品以獲得更高的收益,

甚至可能讓下游消費者付出更高的代價購買原本可以更便宜的東西,

這樣的看法時常出現在台灣農業問題與農民困境的討論中,

在此,中間商化身為剝削農民的奸商,農民生活困頓的元兇就是他們了!

只是,許多人在罵中間商罵成習慣之餘,似乎不曾思考過:

如果中間商真的如此不堪,為何農民或其他被中間商剝削的人不反抗呢?

進一步說,農民大可自己把產品賣給消費者,

如此,不但農民可賺更多,農民提出的價格勢必將低於中間商,消費者也能獲利,

這不是皆大歡喜嗎?要那麼簡單就好了,前面說過,中間商的角色是橋樑,

橋樑之所以會存在,通常是因為上游與下游無法輕鬆地直接交易,

對農民來說,在生產之餘還要自己負責配銷,根本是辦不到的,

對消費者來說,沒有人會為了買一斤米或一隻雞跑到鄉下,

換言之,在自然的情況下,農民要是有本事自己賣,他絕對會跳過中間商,

消費者要是有本事自己買,他也會跳過中間商,

事實上,有地利之便的農民與消費者確實會幹這樣的事,

偏偏這就不是大部分的情形啊!

在大部分情境裡,自行配銷增加了農民的成本,也增加了消費者購買的成本,

雙方直接交易的可行性低,才需要中間商這樣的角色,

中間商的存在滿足了農民將農產品賣給消費者的需求,這本身就是有價的服務,

跟代理商進口國外的產品並賺取差價,或代購服務者收取佣金的意義相同,

有這層認識,任何明理的人都不會以為「中間商=邪惡=剝削」,

還會為中間商的存在感到欣慰,因為其滿足了大家的需求!

那,為什麼中間商老是會被扯到剝削議題呢?

你猜對了,答案仍是政府管制!

在自由市場的前提下,「中間商」的角色誰都可以幹,

以農產品來說,只有確實滿足農民與消費者的中間商最後才能壯大,

倘若有中間商以過低的價格向農民收購農產品,或以過高的價格賣給消費者,

其他中間商將會出現,以較高的價格向農民收購,或以較低的價格向相費者販售,

在市場上,這樣的流程將持續不斷地運行,確保剝削獲得矯正,

問題是,以上前提在大部分國家都不存在,台灣也不例外,

因為,中間商不是你想當就能當的,必要的執照與政商關係都必須考慮進去,

農產品的價格也受到政府操控,農民無法完全依市場供需去擬定價格,

再加上毫無效率的農業補助運用,每每不斷混亂了農產品市場的價格訊號,

最後造就農民的悽慘現況,真的沒什麼好奇怪的。

參考:《百辯經濟學》P.245-2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os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