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則舊的新聞:
……同意開放民眾自由選擇接種國產的國光或進口的諾華藥廠疫苗……
……蘇治芬接下蒜農的陳情書後表示,要徹底禁止中國蒜頭進入台灣,最有效方法是……
兩則看似無關的新聞,反映的其實是不分藍綠的政客行事模式:
販賣恐懼、並以此做為保護全民利益的藉口、進而箝制自由。
以新流感疫苗來說,喜歡講空話的歐巴馬將其提升到國家安全的層級,
咱們顧主權無能、拼經濟無力的區政府也把新流感說得彷彿生化武器般可怕,
除了民進黨口中的美牛之外、大概沒有任何東西可與新流感匹敵,
雖然從數字來看、其不過就是「致死率稍微偏高的感冒」罷了,
事實上以上的說法還嫌太誇張,在許多地區普通流感的致死率還比較高勒,
結果只要疑似新流感致死的消息就被政府拿來說嘴,
打疫苗出問題甚至死了人,政府搶著做的竟然是撇清趕前面、責任推兩邊,
搞了好半天才「同意」開放民眾選擇進口疫苗,好像這是多大的恩賜似的,
更不要說政府官員與其家人之中有多少對國產疫苗不捧場!
疫苗的部分應該不難理解,然而這關大蒜什麼事呢?
首先要留意的是,「禁止大陸農產品入台藉以保護台灣農民甚至人民」這種說法,
民進黨絕對比國民黨愛用,雖然國民黨也不時要假裝強調其超愛台灣農民!
而民進黨較常拿出來談的兩岸經濟政策幾乎可簡化成「保護政策」四字,
而其正當性來自「大陸產品來台會搶台灣可憐勞工的飯碗」這種恐懼,
現在的問題是:把大陸產品擋在外面,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以大蒜來說,大概能分成以下情形:
一、相較於台蒜,陸蒜價格較低、品質較差。
二、相較於台蒜,陸蒜價格較低、品質較優。
三、相較於台蒜,陸蒜價格較高、品質較差。
四、相較於台蒜,陸蒜價格較高、品質較優。
若第一種情形為真,那陸蒜入台只不過讓市場變得更精細而已,
總是有人願意花較多的錢買好蒜、其他較不在意品質的人則向價錢看齊;
若第二種情形為真,那台蒜真的收起來不要賣算了,憑什麼品質差又比別人貴?
若第三種情形為真,那台蒜根本不用擔心,因為陸蒜會被自然淘汰;
若第四種情形為真,那跟第一種情形差不多,只是倒過來而已,
而不管哪種情形為真,都不改變「每個人對大蒜的品質與價錢有不同認知」的現實,
一旦以保護政策阻擋陸蒜登台,那等於懲罰「其他想買陸蒜的人」,
在第一種情形裡,原本可以買陸蒜用以省錢的人、需要花更多的錢來消費大蒜,
這表示其他可能的消費被排擠、原本能利用在其他地方的資金消失了;
在第二種情形裡,除了蒜農以外的人都會受害,因為被迫買又貴又爛的台蒜;
在第三種情形裡,管制根本是管制辛酸的,因為陸蒜進來不會有人買,
反而我們必須給政府權力與資源去進行管制、也就是白白浪費我們的稅金;
在第四種情形裡,願意花大錢買好大蒜的人受害了,
如今他們需要花更多的錢、透過其他管道買他們想要的好大蒜,
也就是說,不管在哪種情形,都有人受害,而且其受害的原因是政府強制造成的!
這裡當然不是說完全沒有保護政策時勞工或農民不會受影響,
事實上他們受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幫助他們的手段不該是保護主義,
而應該是協助其發展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甚至轉到其他可能的行業,
更重要的是,「以上事項應該由願意付出資源的人去進行」,而非無差別地叫大家買單,
否則表面上是幫助弱勢,實際上是割他人的血肉來讓少數人苟延殘喘,
結果以搞爛整個產業為代價、這代價買單的仍是全國人民。
我可不是說現代的政府做得很好,他們做得爛得很,然而之所以爛,是因為箝制產業,
而不是管得太少、太放任。
那些認為政府有本事管進口以致於管理產業的人,不要再妄想了,
政府連自己的官員與基層公務員都管不好,還想管理複雜億萬倍的市場?
正因為政府不可能管好市場,所以不該交給它那麼大的權力與過多的稅金,
盡可能地縮限其範圍、其他的交由市場中的個體自己決定,
有志之士擔心農民與勞工的權益?儘管出來集資、幫助他們賣產品、改良產品或轉業,
當我們不用繳那麼多稅給政府浪費之後,這方面的資源絕對會增加的,
然而想要往這方向前進,我們必須先識破政客販賣恐懼的伎倆,
爭取選擇的自由、拆穿所有恐嚇的脅迫,然後以說服的方式招募伙伴、做你想做的事,
而非透過政府、以刑罰與暴力威嚇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