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與劉墉,曾是我最欣賞的華文作者;更精確來說,劉墉陪我度過了小學的最後時光,龍應台是我國中初期的寄託之一,一進入高中,他們的作品幾乎同時被我拋棄,而劉墉繼續以青少年為說教的對象,龍應台則走到了我無法理解的詭異地方。

簡單來說,雖然不再看劉墉,但他的著作取向與論述都保持一致、雞湯依舊--有沒有心靈,視讀者而定--以致於我無法推薦他的作品,卻仍得佩服他的本事--包括行銷自己兒子的能力--然而龍應台,一改《野火集》的論說批判風格,越來越不可收拾的散文風,真的讓我對她的文字越來越無法忍受。

這篇〈自首報告:路走得寬闊,人顯得從容〉,也毫無例外地,令我直想搖頭。

讓我試著對這篇超過四千字的長篇大論進行摘要性的理解,並在理解的過程中,提出我的意見。

本文第一至五段可縮減為「我到去年底才第一次知道,首長特支費中不需收據的那一半並非首長的個人薪資」,第六、七段則在說「我是個公私分明、絕不貪污的人」,非常好理解,沒有太大的疑義。

第八段就開始神奇了,神奇到我無法摘要,讓我把全文直接貼出:如果馬英九因為那一半特支費匯入薪資而以貪汙罪起訴,那麼我該怎麼辦?我們六千五百位歷任和現任的中華民國政務官該怎麼辦?或者說,在一個現代的法治社會裡,一個好的公民該怎麼辦?

誰能告訴我,龍應台這一段的重點,到底是什麼?為何我前後看了那麼多次--至少五次,我發誓--我仍然無法判讀她最基本的主張是什麼?

如果她是說,馬英九如果被起訴,她也該被起訴,那我可以理解,那剩下的歷任、現任政務官怎麼辦?不就是嚴辦嗎?如果不贊同,那就檢討制度啊!很難理解嗎?話說回來,大家不是都嚷嚷著要高道德標準嗎?品德這兩個字不也是龍應台曾經大聲疾呼的嗎?為何會不知道該怎麼辦?

重點是,為何這可以扯到現代法治社會裡的好公民?好公民到底需要在這裡思索什麼?龍應台到底是一邊嗑藥一邊寫文章,還是一邊高潮一邊打草稿?

接下來有一個可愛的標題:迷宮的出口在哪裡?真的很可愛,其實真正的迷宮,就在龍應台的文字中吧!至少就接下來的脈絡來看,我認真地相信,不管龍應台知不知道、承不承認,她都在建造一座文字的迷宮。

正是因為如此,接下來的文字才會越來越纏繞、越來越難摘要。

龍應台說:道德不能處理法律問題,法律又不能處理政治問題。當道德、法律、政治糾纏不清,真正的價值因而混沌不明的時候,急切的我們就很便宜地把責任放在司法身上,以為司法可以提供終極的答案。可是我們明明知道,飛機時刻表可以標出台北到羅馬的里程和時速,告訴我們一天到不到得了羅馬,但它絕不可能為我們判斷我們該不該去羅馬、羅馬是不是我們的真正目標。

我糊塗了,現在的問題,真的是必須動用台北、羅馬與里程表等比喻才能說得清的東西嗎?或許我錯了,然而為何我看到的是,龍應台用一段看似複雜的文字,掩蓋了其實很簡單的兩個問題--馬英九到底有沒有違法?這條法律,到底是否適當?

這兩個問題絕對可以討論,為何龍應台不針對這點下手呢?

龍應台接下來繼續說:法的執行者固然必須謹守他的位置,捍衛他那一個位置不可動搖的基礎價值,但是社會作為整體卻需要一個超出單一位置的高度。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我似乎可以將這段翻譯成:犯法者未必有錯,因為法律未必是一切的答案。如果我的理解沒錯,那我原則上同意這句話,問題是,龍應台有針對現行法律與制度提出批判性的論證嗎?好像沒有看到呢。

論證看不到,接下來的文字倒是有純粹佔篇幅的味道:白老鼠走不出他的迷宮隧道,因為他自始至終在迷宮隧道裡打轉,沒有高度,就無法綜觀全局,看見出口。我們在司法的技術解讀、藍綠的選舉盤算、統獨的玩弄操作的一條一條隧道裡一遍一遍地打轉,奮力追逐自己的尾巴,以為那就是目標。馬英九案對於我們的社會所提出的真正問題是:我們眼光的高度要放在哪裡,才能在複雜混亂中看見出口?

我再度糊塗了,司法的技術解讀、藍綠的選舉盤算、統獨的玩弄操作,這裡面哪一項不能拿出來分析、攤開來解釋?應該沒有吧!龍應台花了那麼多字,似乎只表達出一件事--現況很複雜,三言兩語說不清--恕我直言,這不是廢話嗎?知識份子要做的,不就是設法在這混亂的時局中,提供自己抽絲剝繭的努力?

而從「誰在乎馬英九?」這標題開始,龍應台先說自己「無意為馬英九背書」,然後花了一堆語言替他背書,從「這個政治人物在或不在二○○八的歷史裡面,對台灣的未來是不一樣的」開始,龍應台花了一千字的篇幅肯定馬英九,這樣不是背書,我真的不知道怎樣是背書。

更進一步說,我真的不在乎龍應台想不想為馬英九背書,真正令我討厭的,是明明想背書,還要裝中立無辜,這樣到底是何苦?最神奇的是,把馬英九三個字,換成宋楚瑜、陳水扁、李登輝、連戰,修改一些事件,重置一些背景,我相信,主要的結論根本沒有改變,馬上變成另一篇替他人背書的文章。

而在標題「突然少掉一個選擇?」之後,龍應台先引用卡爾波普的言論,拼命讚美馬英九道德潔癖、清靜自持,還丟出馬英九應該繼續選總統的結論--龍應台的原文是「他的可能的退出大選,對台灣的民主進程是得到,還是失去,還是無所謂?」,是不是問號,大家心裡知道。

而這裡我真的迷糊了,馬英九何時那麼完美,完美到龍應台不討論法律、不討論制度、不討論(國民黨)歷史,就可以做出這種夢幻的結論?龍應台的文字看似源於自由世界,但其中的頌德與信仰,為何老讓我想起國小時的國語課本?

龍應台接下來說:「馬英九現象」所逼問的是,我們的價值究竟是什麼?我們要的未來,究竟像什麼?我們對於民主政治的想像,究竟是什麼?我們相不相信現代化的優質民主真正可以在我們的傳統文化土壤裡生根?

對不起,我真的快哭了,龍應台妳要不要乾脆說馬英九是耶穌,不但母親是處女,而且手腳絕對潔淨無虞?從何幾時,馬英九成為現代化優質民主的代名詞了?優質偉大到龍應台能說出「在這一個高度定住了,清楚了,我們才能決定自己對馬英九這樣的政治人物,要如何對待」這種夢話?

最奇怪的是,說了那麼多,龍應台還能臉不紅氣不喘地寫下「馬英九有沒有能力開創台灣民主,影響華人世界,這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我不知道,不背書」這種場面話,要命,龍應台真的是文人嗎?其實她的政治語言也很高明呢!陳水扁應該多跟她學學啊!

朋友,看到這裡,真的辛苦你了,相信你眼皮已經沉重下垂,我自己也真的很想睡,所以我就簡短地說明我這篇的概要,那大概是:龍應台,我真的不懂妳啊!救命啊!誰來幫我翻譯一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os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