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過了好幾天,但這以下這則新聞不罵實在對不起自己:
……如今許多新書一上架便打七九折……嚴重影響台灣出版業的品質與生態。
台灣書價這幾年大幅攀升……背後卻是為了補回因折扣戰損失的利潤……
聯經出版社發行人林載爵指出,如日本、法國皆視書本為「文化商品」……
這篇新聞非常驚人,其中出現的學者與出版人,幾乎都在鬼扯!
邱炯友說先進國家都有立法限制新書折扣,那又怎樣?
除非證明這麼做的結果是好的,否則還是鬼扯啊!
遠流王董說新書折扣戰嚴重影響台灣出版業的品質與生態,證據在哪?
網路的普及與多媒體文本的盛行同樣壓縮了閱讀的市場,王董憑什麼怪罪折扣?
劉虹風聲稱書架大幅攀升反應的是折扣戰的損失,腦子壞了嗎?
若不是閱讀市場萎縮,誰會想打折扣戰?
郝明義聲稱法國因為管制書價而維持穩定的品質更是天殺的鬼扯淡,
這中間的補貼由誰來買單?還是消費者呀!而且是非自願透過政府強迫買單!
林載爵最後表示,日本、法國將書本視為「文化商品」,
意思是書本是比較高級的商品、消費者沒有權利買到更便宜的東西是嗎?
腦袋到底裝了怎樣的大便才能想出這些東西啊!
不過,我們不排除是新聞記者亂寫,畢竟新聞報導素質低落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所以來看看台灣連署資源運籌中心的「反折扣戰與推動圖書統一價制」活動,
裡面說得可清楚了吧!而其訴求翻譯成正常的語言,大致上是:
一、圖書是高級的文化商品,低賤的生活用品可不能跟圖書相提並論!
二、折扣行銷扼殺了出版業的創業,跟出版業本身的無能與成本結構絕無關係!
三、買書看價格是低俗的,因為這樣漠視了文化產品的內涵!
四、總之,當圖書被視為普通的商品,文化就沒意義了!出版人就沒尊嚴了!
看來,上面那則新聞完全沒有冤枉這些出版人,
這些出版人真是集傲慢、智障與墮落於一身,
因為傲慢,所以他們認為自己生產的商品比其他商品更高級,超越了經濟法則,
更否認了文化意涵可以出現在任何商品上!
因為智障,所以他們喪失了因果推斷的能力,把出版業的衰敗怪罪於折扣戰,
殊不知折扣戰是衰敗之果而非其因,如果不打折就能賣,誰會想少賺?
而如果書本真的如此高級、非一般商品,為何大多數人會挑便宜的來買?
如此簡單的道理,只有智障才想不出來!
而因為墮落,所以這些出版人不思考自家成本控管有沒有問題,
選擇新書的模式是不是太過草率,行銷活動是不是還有改善的空間,
更忽略了跟豐富的網路世界一比,如今大半的書其實跟垃圾般無用,誰要買?
墮落到底,就只會怪市場、怪政府、怪人民,就是怪不到自己,
還膽敢聲稱人文素質低落?連基本思考能力都喪失傢伙,沒有資格批評別人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