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作者是不是笨蛋?請自己判斷。我必須說,當文章白癡到一個程度,會讓人連反駁的力氣都使不出來,所以,對於這篇屁眼舔吮文的經典範例,大家看看就好。

馬英九願意溝通,綠營民眾願意敞開心胸嗎?/劉性仁

日前馬英九上民視接受專訪,表明願意接受綠營群眾的提問,願意敞開心胸毫不保留、開誠佈公的與綠營民眾溝通,雖然雙方並未有交集,然而有溝通就有收穫,與其一天到晚任由這些群眾散播不實指控與接受遭扭曲的訊息,倒不如親上火線,把話講清楚,馬英九的用心值得肯定,起碼善意的第一步由馬英九釋出,年底他還要接受三立專訪,希望能夠把話一次說清楚,但是善意並不是只由一方釋出,必須要雙方都有善意,但從蔡煌瑯「立委」「不要妄想透過綠色媒體作秀」的一席話,到泛綠媒體每天幾近人身攻擊式言論的回應看來,似乎綠營民眾不願意敞開心胸聆聽馬英九的想法,也不願意領馬英九這個包容的人情,因此馬英九願意和綠營群眾溝通的苦心,恐怕最後成效有限。

綠營群眾會有這樣的反應,必須研究他們的心理,理解他們的想法,綠營群眾的心中既定主觀思考是相當堅定的,當他們自行認定一件事後,就非常不容易改變,舉例來說對於陳水扁的態度,儘管陳水扁貪腐洗錢的事證越來越明確,牽涉範圍越來越大,相關人等也都紛紛坦承犯行,但是綠營群眾寧可堅信這是政治迫害是司法迫害,也不願意理性冷靜下來,看看不堪來自內外檢舉的證據,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綠營民眾根本認定陳水扁是無罪的,是沒有瑕疵的,縱使是有瑕疵,也是不嚴重的,因此不惜自願配合陳水扁上演一場以政治迫害換司法無罪的鬧劇。綠營民眾可以不時的給「充滿問題」的陳水扁送上溫暖,但卻不願意給「需要尋求台灣內部共識」的馬英九一點機會,就可以看出綠營民眾的心態,這種心態點出台灣今日的問題與困境所在,什麼是「是非」,似乎沒有絕對的答案。

其實台灣並不是只有綠營民眾,還有中間選民還有藍營民眾,照理說馬英九要在意及關心的是台灣所有人民,而不是特定群眾,應該跳脫顏色,但是當馬英九特別對綠營民眾釋放出善意後,願意特別與這些反對者溝通,非但沒有達成溝通的效果,反而還會讓人有一種是不是「要哭要鬧的孩子才有糖吃」的感覺,為什麼綠營群眾沒有感受到馬英九的用心呢?打開報紙與電視,各種污衊馬英九的言論不時聽到,或許馬英九要花很多時間,來期待一個不可能達成的夢想,因為這是本質上的問題,除非完全照著綠營群眾的想法做,否則永遠綠營群眾永遠都不會滿意。 

馬英九民調下滑,關鍵不是在綠營群眾的不支持,而是在於藍營群眾與中間選民失去信心,綠營群眾倘若能夠正確理解馬英九的想法就已經是萬幸了,不可能期待會轉變心態去支持馬英九,否則不就變成一言堂。因此,當馬英九的善意與誠意都做出來後,接下來就看綠營群眾如何反應,這個結果馬英九不宜太過樂觀,因為綠營群眾要比藍營群眾有更堅定的政治屬性,仔細想想,他們的成長背景與生活環境,使他們產生如此堅定的想法,這沒有對錯問題,只有選擇問題,他們寧願大動作的挺扁嗆馬,也不願意一絲一毫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這就是台灣的宿命。

筆者時常在想,自五二O後為什麼馬英九的許多想法,反對者都會從「不是原意」的角度來解讀?例如台灣地區說,是陳述兩岸同為地區的一種事實描述;陳雲林來台,如果今天是綠營當家,對於外來的客人是否會放任他受到任何的傷害;關於達賴來台,如果一個不恰當的時機,如果綠營當家,會不會讓他來台;消費券的發放,發多少怎麼發,綠營也都有意見;對於野草莓學運,當馬英九已經照原先的構想修改集遊法,非但沒有換來掌聲,反而惹來更多的批評與不滿;馬英九為了穩定台灣政局,多少「心在綠營」的人事仍留在職位上,坐領高薪處處扯馬政府的後腿,或消極配合馬政府的政策。馬英九所有的善意與想法,綠營群眾通通沒有感受到,完全不願意給馬英九任何一點鼓勵,更別說是一點掌聲。陳水扁過去執政八年,綠營群眾從來不想究竟給台灣帶來什麼實質的好處,只是在意識型態上的堅持;儘管如此,綠營群眾及四大天王也願意不時替他設想,但是對於馬英九,只是不停地醜化與攻擊。今日馬英九願意主動上民視與三立,其勇氣就值得敬佩,但是成效如何,筆者不表樂觀。 

總之,馬英九善意的動作與球都已經丟出來了,就看綠營民眾如何看待與回應,當馬英九該說都說、該做都做,照理說溝通多少應該會有效果,但是究竟會有多少效果恐怕成效有限,筆者樂於見到泛綠民眾對於馬英九提供更多有建設性意見及如何改善台灣經濟方案,也見在野黨本於天職理性監督,但倘若每一件事都是為反對而反對,完全從政黨利益或個人利益出發,而不從台灣整體大局及多數人民的利益著想,那麼台灣的民主恐怕遇到永難突破的瓶頸。  

出處:中國評論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os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