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立法權「只不過」行使了質詢、預算和法案的「消極」監督權力?真是見鬼了!確實,擴大一黨多數成一黨獨大這點,確有愚民之嫌,然而淡化立院的影響力、將所有責任全數往執政黨身上轉移,難道不是另一種愚民?

一黨獨大?別愚民了/賀德芬

總統選舉已到了最後關頭,雙方人馬各擁其主,戰況激烈。那麼多站出來表態的人,跨界呢喃著政客創造出來的簡單口號,跟著搖旗吶喊。企圖以學術或專業的光環,或者個人魅力,想以權威來影響選局。這可真是小看了台灣民眾多年來身經百戰所歷練出來的政治智慧,披露自己對民主的一知半解,還真是反民主的舉動,成為讓台灣民主往下沉淪的共犯。其中,激起人民對「一黨獨大」的恐懼,正是目前最愚民反智的伎倆。

我曾在一月立委選後,對香港媒體說過,國民黨是否能乘勝追擊贏得總統大選,端看在立法院占絕對多數席次後,能否在大選之前展現出負全責、開新局的鐵腕魄力。果不其然,立法院舊習難除,國民黨從醞釀休會、技術操控土城市長的補選、多人因賄選被偵查起訴、副院長大車的驕奢、委員會的分派不顧忌民間利益迴避的要求,乃至陽光法案的杯葛,無一不令人厭惡反感。等到演出踢館的鬧劇,更彰顯了立法院多數的狂妄濫權,讓民間對一黨獨大的恐懼達到頂點。

立法院的惡質,其來有自,此所以當初匆匆的、不計後果的讓立委減半的緣由。然而,立法院一黨多數,其實和所謂的「一黨獨大」,及因此而引伸出的「獨裁、專制」是不搭嘎的兩碼子事。卻因國民黨在立法院的表現太差,才被做了最惡劣的誤導。

在民主漸進的過程裡,就是由於統治權的獨霸,人民只有被宰制欺凌的份,才發展出權力分立和制衡監督的理論。然而,行政權在民主體制內,它仍舊獨攬資源,完全掌控國家機器,擁有軍憲警和全面的人事權,更有責任積極主動的執行公權力,為人民謀福利,所以也對執政的成敗負完全責任。相對之下,立法權只不過行使質詢、預算和法案的消極監督權力。都是國家統治高權的邊陲,是不能和行政權相提並論的。

國民黨執政時如此,政黨輪替後,亦然。民進黨從核四停建復建,走馬燈式的閣員更換,貪腐無能等等荒誕的行政措施,立法院除了杯葛的消極行為外,連行政院長的同意權都被拿掉,又哪能有絲毫積極作為?三一九的真相調查委員會雖有法律授權,到底不是其本身的職權,最終也是徒勞一場無功而退。

這次,立法院玩弄文字,以會勘為名,直搗對手競選總部,就是分際踰越的濫權,當然難掩人民對之不恥與憤怒。可見,人民很清楚,立法、行政應各司其職,有所逾越,自會以選票給予制裁。所以,以行政權的本質而言,執政就有權力,無所謂「少數執政」之說,更不能將執政無能的結果推責於權力完全不對等的立法機關。人民選出的立法院,只能由人民來嚴加監督,強力制衡,努力揭發他們的不法行為,讓立委們付出司法責任或政治前途的代價,換取他們的自律自制。豈能本末倒置,由行政來制衡民意,可真是荒天下民主之大稽了。

更何況,國內法政學者包括林濁水在內,強力推動憲改,主張行內閣制,由國會多數黨領袖出任內閣總理,形成行政和立法的合一,才是解決行政、立法對峙、以利政策的推動,扭轉八年來政府的空轉虛耗的辦法。內閣制,以倒閣和解散國會相互制衡,最後回歸民意。

立法院一黨多數,是很正常的民主現象,談不上是隱含獨裁專制意味的「一黨獨大」。行政、立法合一,對人民負全責,更是民主的常軌,也是民主政治最被推崇的典範。簡單化約立法院的多數,為「一黨獨大」是民主的衰亡,真正是欺世盜名,為勝選昧著良知來蠻幹了。

作者為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出處:中時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os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