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提及本片劇情與結局,一句總結:伊森霍克近年來最帥氣的扮相仍救不了這部片!
在男演員裡,伊森霍克真的不是我特別欣賞的貨色,
這可能跟我高中生看的《愛在黎明破曉時》有關,當時的我覺得他多話到令人厭煩,
整部片又充斥著我最討厭的愛情清談,這厭惡讓我到現在都沒看《愛到日落巴黎時》,
這厭惡也幾乎延續到我之後看到他的所有作品,
在其中他幾乎一貫地傳達出同樣的憂柔寡斷又軟弱的氣質,
這之中又以《震撼教育》為代表,我真的巴不得丹佐華盛頓趕快將他殺了啊!
話說回來,或許他的長相就適合演這種角色?
既然演不了冷酷無情的殺手或善於領導的高手,就繼續當軟弱、善良而突然覺醒的男人吧,
這就是他在《血世紀》裡的基本角色設定!
在電影裡的世界,莫名的傳染病讓大多數人成了吸血鬼,
根據吸血鬼自己的說法,他們曾經「禮貌地」邀請殘存的人類加入其陣營,
人類斷然地拒絕了,於是吸血鬼轉而將人類視為食物(本來就很想吧),
由山姆尼爾掌管的生技公司雇用的吸血鬼軍隊四處獵捕人類、並將其置入生產線榨取血液,
而任職該生技公司的伊森霍克不改其慣常的善良,他非常同情人類,
所以努力開發代替人血的「代血」,希望能讓吸血鬼不需要繼續獵殺人類,
明明比較愛喝人血的山姆尼爾之所以讓伊森霍克繼續研究,是因為抓得到的人類越來越少,
血荒讓世界各地不得不開始實施血液配給,
沒錢買血的吸血鬼飢餓到開始吸食其他吸血鬼甚至自己的血,導致他們蛻變成變種怪物!
在這樣的背景下,伊森霍克的研究被認為是拯救吸血鬼世界的最後手段,
結果,代血沒發展出來,倒是因緣際會地撞見了幾個人類,
不吸人血的他(都改喝豬血之類的)沒有將人類送給吸血鬼當局,
倒是設法掩護他們逃跑,這讓這群人開始信任他、主動聯絡他、企圖透過他改變世界,
原來,這群人發現了讓吸血鬼轉換為人類的方法,並希望以此重建人類的社會!
從來就不想當吸血鬼的伊森霍克決定協助這群人發展出這個方法,
在此同時,山姆尼爾也派出了精銳部隊獵殺叛逃的伊森霍克,
如此,無論是因血荒而瀕臨滅種的吸血鬼,還是即將絕種卻發現轉換吸血鬼方法的人類,
都必須將希望放在伊森霍克身上,因為他的行動決定了兩個族群的未來!
以上劇情不覺得頗吸引人?事實是,這部不到兩小時的片在戲院中顯得冗長無比,
片中想講的事情太多,卻沒有一件講得好:
其中有吸血鬼的心理問題,有吸血鬼小女孩因為永遠無法長大而決定自殺,
也有變種人議題,這些變醜、力量又變大的怪物對吸血鬼社會造成極大的威脅,
還有典型的吸血鬼/人類地位問題:將人類視為食物到底是不是合乎道德的?
其他諸如吸血鬼的社會生活形態是什麼?人類如何與吸血鬼共處?之類的東西,
本片都有觸及部分,但大多語焉不詳,
片頭甚至特寫了伊森霍克的臉無法反映在車子的後照鏡裡,
讓人以為本片設定吸血鬼的形象「無法透過鏡子反映」(吸血鬼=鬼?),
然而沒幾分鐘我們就發現吸血鬼的倒影反映在各個玻璃製品上,這件事也不再被提到,
前面提到的吸血鬼心理問題只被簡單帶過,似乎這在吸血鬼社會只是小事一樁,
原本以為會吸血鬼大戰變種人的橋段,結果只是無聊的集體處刑,
有關曾經是人的吸血鬼決定以人類為食物的道德問題也沒什麼探討,似乎大家都習慣得很!
而說到將吸血鬼轉為人類的方法,本片裡「透過陽光」的設定還挺有趣的,
也就是說,只要讓吸血鬼曬太陽(紫外線?)並去除燃燒的火焰,吸血鬼就變成人了!
這個設定我覺得挺酷,危害吸血鬼生命的紫外線同時能讓他們回歸為人,
這其中有濃厚的「重生」意味,因為吸血鬼被設定為「心臟不會跳的永生存在」,
在本片的脈絡裡就是「沒有生命的活死人」,
片中曾是吸血鬼、之後又重新變回人的威廉達佛描述自己心臟重新開始跳動就是這個意思,
只是,設定有趣不代表電影吸引人,
光是伊森霍克決定讓自己曬太陽、然後用釀酒場的抽風機滅火這件事就顯得非常無稽,
既然認為重點是陽光,那「泡在玻璃水缸裡曬太陽」難道不是最直觀的想法嗎?
這才是真能兼具「曬太陽」與「不被燒死」兩大要素的做法吧?
這做法失敗了,再搞片中的玩命實驗法也不遲啊!
而要檢討實際問題——畢竟電影沒什麼高潮迭起,所以不得不在戲院中隨便想——的話,
就讓人忍不住往下想:吸血鬼不是喝動物血也能活嗎?伊森霍克不就能喝豬血?
那為何沒有設法發展畜牧業呢?總不能說變成吸血鬼的數年間就忘記畜牧的方法吧?
一般食用肉豬只要養五個月就能宰殺,而從配種到飼養的所有技術都是已知的,
既然如此,將重點放在生產豬血(或其他動物血)不是比發展代血來得實際?
還是說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死光了?連那麼弱的人類都活得下來了,動物會活不下來?
再者,吸血鬼為何不會死?想必其體內擁有某種抗老化的機制吧?
在有豬血供給的前提下,血荒必能獲得某種舒緩,
這給吸血鬼足夠的時間去研究其體內的抗老化機制,
如果能將這機制的秘密能被解開,吸血鬼就能豢養一群長生不老的人,
讓他們不斷地活著、不斷地奉獻血液,因而滿足了人血的需求,
當然,要讓所有吸血鬼都吸食人血的話,除非強到能直接造血,否則根本不可能,
畢竟人類的養成太慢,剛生出來的嬰兒又不能直接放血,還不如用豬血來得有保障啊!
連以上簡單的事實都無法參透、白白在那邊把人類趕盡殺絕搞到血荒發生的蠢笨吸血鬼,
真是活該滅亡的三流物種啊!
而另一個逗趣的劇情是,在伊森霍克自己變成人類後,他們發現了更驚人的事實,
那就是:當吸血鬼變回人類後,他的血液將成為「轉換吸血鬼」的血清,
也就是說,一旦吸血鬼吸了「變回人類的吸血鬼的血」,他們將立刻變成人類!
多麼強大的武器啊!只要在鬧區「陷害」一個吸血鬼喝下這種血清,
他會立刻變成人類、再被周圍的吸血鬼啃食、造成更多吸血鬼變回人類,
這樣玩個幾輪,大部分吸血鬼都會變成人類(然後被吃掉),好High啊!
這樣的情景在片尾有稍微描述到,但伊森霍克等人到底想怎麼做,電影沒有交代,
整部片就這樣突然地開始、突然地結束,到底想怎樣也不說清楚,讓人非常困擾啊!
是說,我也搞不懂本片的吸血鬼憑什麼那麼容易地席捲世界?
片中聲稱的「傳染病」對特定數量的人類似乎不成問題,
這數量至少大到足夠吸血鬼吃喝很多年而沒有發現血荒的問題,
然而只要有一定的數量、並能取得一定的軍火,
對環境適應力遠高於吸血鬼的人類要佔上風並不難,
畢竟本片的吸血鬼不像《刀鋒戰士》或《決戰異世界》裡的那些擁有超人般的運動能力,
相反地,除了不會變老、小型傷口得以快速復原以外,吸血鬼的弱點非常多,
能吃的食物變少、不能曬太陽、無法繁殖,心臟被刺穿還會燃燒危害周圍的人,
而且刺心臟完全不用特殊的工具!普通的木頭就可以了!
這麼弱的物種,不需要什麼日行者,帶著武器的人類就能輕易打贏,
再加上人類可以利用白天搜刮物資,夜間則駐守在直昇機不容易降落的林區,
人數不用多,只要能聚集個數百人、搶到一定數量的半自動槍械,
人類就有可能以游擊戰的方式跟吸血鬼打成平手,
奇怪的是,片中的人類幾乎都沒有像樣的槍械,只有在來福槍上裝上三流的十字弓,
不禁讓人懷疑有持槍傳統的西方國家是怎麼了?
特別是美國維吉尼亞州之類的地方,許多家庭都有打獵的傳統,
更有許多民兵團體,再加上易守難攻的深邃森林,吸血鬼到底怎樣擺平這些人的?
難道這些人瞬間被感染成吸血鬼、留下的都是人類中的弱者?會不會太剛好?
好,我承認是我想太多,畢竟電影真的太無聊了啊。
站長猛啊
影評文等好久了
站長大再次開砲
威震天下
原本期望看到的是像"極光追殺令"般冷調的科幻電影、結果落差太大了。
底下有劇情~
其實,我也覺得人類遠比吸血鬼優勢多了,為何送人要在半夜送?為何沒有人穿著一些檔得住「針頭」的防具?
明明只要將療法透過各種管道:網路、媒體...散佈出去,就沒有人抵擋的住許多許多吸血鬼恢復成人類的。主角竟然冒著危險前往最不想吸血鬼變回人類的企業?
明明結局可以演到「人類」大獲全勝,
結果最後只是開個汽車揚長而去?
令人無言的結局,讓人懷疑是不是還打算拍第二集?
補充一下:當大兵爆炸的時候,我差點把剛吞下的熱狗吐出來。
這部片子許多段也噁心的有點過度了吧。
勸告想看的朋友不要吃飽後去看。
他弟弟咬他是為了保住他的性命
後面好像有講啊……
我說的是他弟咬威廉達佛(就是第一個變回人類的吸血鬼)的那段。另外版大可能記錯了,片中有交待,人血是無法被取代的,只要長期不吃人血就會開始退化,所以伊森才會研究可以取代人血的合成血,伊森自己也已經開始退化了,最後是他的同事發明成功,不過那時伊森已經找出變回人類的方法了。
不過我超愛"愛在黎明破曉時",哈~
不知版主看過伊森霍克及裘德洛主演的"千鈞一髮 GATTACA"沒?
就像內文開始版大說不愛伊森在別部片台詞多、厚話
那也是編劇啊,能夠一句話叫編劇改劇本的大咖也不多吧 = =
拍電影真的人人都很重要...
不曉得紫外線是不是轉換的關鍵之一?
如果是這樣的話,可能還要考慮紫外線的穿透率吧?
當時高中生應該很討厭這種很多台詞囉嗦的電影
偏好刺激有趣的
隔多年再看一定感覺不一樣
有些片年紀小是看不下去的
To 3 如果在夜間發現有人類!!要等到晚上在去救她們嗎= =?早就死光光了吧!
況且總部的吸血鬼就是不想要變回人類!!只是想找到取代血液的辦法阿
所以主角遣返總部是因為要透過吸恢復者血來連鎖反應讓他們變回來阿
不然弟弟為何要犧牲???況且結局有交代說 一切都已經太遲了!!!撲了一個續集的耿阿!!!
TO 版主 吸血鬼本來主食就是人血!對他們來說最美味的也是人血
他們會笨到去吸比較難喝的血嗎???
況且這部電影主角是吸血鬼!!統治地球的也是吸血鬼!
背景就是發生了一場瘟疫導致很多人變吸血鬼!
存活的的人類該怎麼反擊?每咬一個人 吸血鬼勢力就會越大
妳也看到了這部電影吸血鬼也會用槍枝的武器!!
人類就更難對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