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搞不清楚許多知識份子對所謂智識低落的感嘆,這是基於所謂的良心嗎?如果是,也就罷了,但如果不是,我就感到不解了。畢竟,如果知識份子真的有自己想的那麼高智識,那群眾智識低落這件事,對知識份子而言,應該是好事吧!這表示知識份子將繼續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在與大眾競爭的時候能立於不敗之地,如此,有什麼好憂心的?除非,知識份子所擁有的智識--或所謂的文化素養,你想像得到的辭,都沒問題--是連知識份子自己都覺得毫無用處的東西。

反過來說,文字也好,稀有藝術也有,無論知識份子手上有的是什麼,如果想要生存下來,就要接受市場的考驗,認為新一代文學素養低落,沒問題,請想辦法讓你的高等文學素養變得更普及,至於怎麼普及?免費的網路空間加上一大堆多媒體工具讓你用,看你有沒有本事。都有人願意將書法與多媒體藝術相結合,甚至創造出可以商品化的設計作品,文字當然有它的出路,只是需要更多的心思,沒有心思,以致於被市場淘汰,請檢討自己,不要檢討環境。

大眾文字式微的時代/羅智強

繼《中時晚報》、《民生報》吹了熄燈號,《中國時報》又宣布大幅裁員。再一次宣告大眾文字式微的時代已經來臨。

文字曾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資訊傳播工具,藉由文字,經驗得以傳承,文明得以複製。文豪紀伯倫曾說:「筆是權杖。」掌握了文字,就掌握了詮釋權,也就掌握了權力。也因此,文字人很容易就成為權力者,平面大報在過去訓練出不少的政治人才,或選立委、或選市議員、或成為地方首長或轉進政府部門工作。然而,現在的平面記者,地位、薪水、前途都不如前輩,只有工作負荷不輸給前輩。無怪乎許多平面記者另闢蹊徑,跳槽電子媒體當名嘴。

眉批:只有在祭司、僧侶以致於高級知識份子掌握的文字的所謂古代,文字才有以上魔力。然而,隨著印刷術的產生,以及大眾教育的普及化,文字的力量早就開始降低,這可不是這幾十年才開始的。至於羅智強提及的、文字人成為權力者的過去,這根本是對文字魔力的擴大解釋!在過去,能擔任記者的,多出於中產階級裡的優勢者,本來就擁有經濟與社經地位上的優勢,加上媒體環境受到管制,當然能擁有當今沒有所沒有的權力。關文字什麼事?

網路打破優勢

文字弱勢化有時代脈絡。從前,文字是具有「獨佔」優勢的大眾傳播工具,這優勢在電子媒體出現即被打破。但這尚不足以動搖文字在資訊傳播工具的優勢,相較於影音,文字仍是最具有穿透力和便利性的資訊傳播工具。然而,當網路時代來臨,文字的穿透力和便利性的優勢也被打破了。

眉批:以上所謂的文字優勢/弱勢,其實是應該是媒介的優勢/弱勢,與其說文字勢微,不如說平面媒體的版圖本來就在衰退,然而,文字並不只存在於平面媒體,從廣告文案到電影對白,文字繼續以其他方式影響著我們,正確來說,是語言繼續影響著我們。報紙與書本變得弱勢,不代表語言會消失,而知識份子繁複與精緻的語言是否真的較優秀,本來就有待商榷,畢竟我們見識過太多話講得很複雜、實際上觀念很簡單、推論能力也有如屁蛋的所謂知識份子。

網路科技的進步,使影音傳輸越來越容易,文字的相對優勢不再;此外人們接受資訊的偏好也改變了,新世代不再喜歡閱讀,而改看電影、聽音樂、玩連線遊戲,以前喜歡讀書的世代雖非完全消失,但板塊劇縮卻是事實。沒有閱讀,就沒有寫作,這也是為何新世代作文能力每下愈況的緣故。

眉批:老是有人聲稱新世代的作文能力下降,我總想反問,請問是跟哪個世代比?比較的基準是什麼?別忘了,這個時代人人都有高中讀,卅年前,很多人連國中都沒得讀,請問這要怎麼比?總不能拿過去的菁英階級跟當今的大眾相比吧?要拿,就要拿與過去的菁英階級擁有同等資源的當代精英來比,這樣比下去,當代的真的會輸?我不認為;又,閱讀能力以致於書寫能力的下降,一方面是市場問題,另一方面卻也是教育問題,而這方面的教育問題,幾十年前就比較不嚴重?不可能的。

當文字市場大幅縮小,文字產業的前景也就不難預期了。台灣不只平面報難撐,出版業也一樣進入看不見盡頭的寒冬。「當作家」和「餓死」幾乎成為等義詞。而另一個打擊是,文字出現了「公共財化」的現象,大眾文字雖然沒落,但小眾文字卻因為網路科技發達而蓬勃,人人都是網路作家的結果是,閱讀市場細碎到使文字很難化為報酬,創作成品成為公共財,大家都成了「文字義工」。另一方面,網路時代的便於複製與即時傳播的屬性,也成為大眾文字媒體致命傷,當大多數都可以網路上免費看到新聞時,還有多少人會去買報紙呢?

眉批:當作家本來就差不多等於餓死呀!就算是出版業的黃金時期,也沒有太多父母會鼓勵孩子當作家,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大多數的作家都來自菁英階級,更不要說需要更多資本來支撐的藝術家了。再者,人人都可以當網路作家,不代表網路作家人人都能當得好,能靠網路文字收費,也是需要實力的,跟以前的作者並無二致;最後,當報紙的正確性越來越低落、報社又是立場偏頗又不敢承認的賤種,又怎麼能期待消費者對報紙有支持的意願?

然政府與社會必須認識,這不只是文字媒體的危機,更是文化危機。文字相較於影音,更能激發獨立思考能力,在閱讀時,可以隨時停下來聽、想、作筆記,與文字對話;但在接收影音資訊時,通常都是套裝的接受,受眾多半是一氣呵成的看完聽完,思考易被限縮在被準備好的劇本中。

眉批:不過廿年前的世界,教育比現在不普及、文化產品選擇性極低,窮人家的孩子連圖書館都沒有,更不要說看電視或打線上遊戲,不要談有沒有大學可唸,能唸到高中就要扣謝蒼天,這樣的世界,會比現在來得沒有危機?當時的人真的比較懂獨立思考?真是鬼才相信。獨立思考本來就屬於有優勢或自覺之人,沒有證據顯示過去比現在有更多這種人。反之,現代小孩有電視、電影、遊戲、網路,能輕易取得全世界的經典,這樣的世界,有文化危機?好吧,我承認我的危機感沒那麼強。

創造付費機制

面對這樣的危機,筆者認為:大眾文字媒體業者要在網路時代創造一個應對的商業付費的機制,打破「義工困境」;政府與社會則應透過具體的政策,創造鼓勵閱讀的環境。文字不一定要回到強勢時代,但可以確定的是,文字弱勢下去,對社會絕不是好事。

眉批:最後一段,是我較贊同的一段,然而以現況來說,當許多文字義工寫出來的東西已經遠遠超過尸位素餐而放棄追求真相的新聞媒體,請問我為何要付錢來看他們的爛東西?自己的產品,已經被大多數人瞧不起,是不是應該先來檢討自己被瞧不起的原因、再來想辦法讓大家重新尊重並喜愛自己的東西?當然,社會潮流很可怕,技術變革也非特定組織能擋,然而,適應環境是義務,適應不了,就是廢物,在淘汰弱者這方面,世界一直都是很公平的,沒有人能逃離這個機制。

作者為輔仁大學大傳系兼任講師

出處:壹蘋果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oosean 的頭像
    woosean

    天空,約定的城邦。

    woos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