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摩爾絕對是個擅長倡議的人,不只是他的影片,還有他利用場合創造聲勢、贏取目光的本事,誰能忘記他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大罵布希的模樣?而【科倫拜校園事件】有的不只是聲勢而已,拿下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凱薩獎最佳外語片、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等超過一百個獎項,這部探討美國政治、社會、與文化的所謂紀錄片,似乎確實反映出美國的社會現況,更對諸多利益團體提出了深刻的批判。

然而,本片的知名度與獲獎肯定雖可視為斐然的倡議成果,做為一部「紀錄」片,本片到底反映出怎樣的真實?由於以紀錄片觀點對本片提出批判的文字非常多,我也並非對本片懷有多麼沈痛的批判意識,所以就隨便說說我的感覺好了。

麥克摩爾的立場鮮明是眾所皆知的事實,而【科倫拜校園事件】與其說是探索美國文化現象的思索歷程,不如說是以特定立場選定批判對象,再以必要的資訊組裝整合出具說服力的敘事脈絡,進而達到獲取觀眾認同的目的。

並不是說片子裡的資訊沒有價值,事實上觀影過程我十分愉快—用愉快形容似乎有點奇異,但當時的感覺就是這樣—大量的反差與對比讓影片本身趣味無比,其中又以卻爾登希斯頓慷慨激昂的發言搭配科倫拜血案的慘狀為最,麥克摩爾隱藏立場深入卻爾登希斯頓宅邸,迫其落入說理不清的窘境,也是大膽而奏效的嘗試;而本片對各國治安的比較,以致於對美國媒體環境的剖析,亦頗有參考價值—許多論述搬到台灣也能成立,值得台灣觀眾與當局深切反省。

然而,雖然這樣的質疑有點沈重且期望過多,但【科倫拜校園事件】終究不是一部企圖為現況提出改善方向的作品,更進一步來說,麥克摩爾真正的目的,似乎僅僅是對美國槍枝協會、軍火商以致於美國政府提出攻訐,至於批判是否合乎理性與邏輯並非他的主要考量,確實打擊其批判客體才是他的主要堅持。

試想,縱使科倫拜的慘案令人鼻酸,縱使國小孩童槍殺同學是如此荒謬又詭異的悲劇,這終究只是激發情感的戲劇符號,這些慘案是否能做為反槍枝販售、反軍火商以致於檢視美國文化的手段,卻是另外一回事。麥克摩爾很高明地以槍枝死亡人數做為客觀比較的基礎,卻少對美國與其他國家的社福系統、種族複雜度、經濟發展脈絡提出說明,而他不說明的理由也是顯而易見的:這樣的說明將會降低他主要論點的力道,也會讓他塑造出的邪惡反派—擁槍者、政府、右派份子—褪去尖銳的外衣,責任也會分散到大多數的他者身上。

而這部片最煽情的部分,就是暗示貧困單親媽媽被福利系統與企業剝削進而造成孩子缺乏照料從而促使了慘案的發生,接著問題的矛頭被指向福利政策與大企業,然而問題的根本卻可能是避孕與人口控制,以及是否人人有權生子的亙古爭辯:如果沒有能力飼養小孩,為什麼要生下來呢?

當然,美國政府做過的黑事絕對說不完,軍火商以降的企業團體也絕對是唯利是圖的吸血蟲,然而這世界本來就不是共產主義理想中的烏托邦,福利良好造成的青年人怠惰甚至厭世也是歐陸諸國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美國目前依舊是整體而言最強的經濟體與軍事強權,麥克摩爾能不能提出一個整體可改善美國社會現況、同時維持美國優勢地位的可能方向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他只是個批判者,狙擊利益團體的暗殺者,他狙擊的武器,是紀錄形式的宣導影片。這樣的影片,有娛樂性,具煽動力,也適合在政治集會上播放,然而它究竟反映了什麼真實?似乎也沒有,它如同共和黨或軍火商的宣導廣告一樣,意在說服,不在探究真相,也難怪許多堅持紀錄片典範的學者與創作者會直指麥克摩爾這樣的手法,與其批判的對象不無二致。

然而,手法一樣又如何呢?我畢竟也是個相信有限度以暴治暴的人。這世界從來就沒有改變其叢林的本質,理想不必被拋棄,暴力、陰謀與手段也不應該被忘記,愛好和平的同時一樣能用武力殲滅對己造成危害者。麥克摩爾的倡議或許夾帶著許多偏激與跳躍性論述,但他引起了關注,激發了許多人對槍枝問題與媒體亂象的重視,這不就是最珍貴的成果嗎?

所以,無論他的立意是什麼,無論他的運用了多少灑狗血的情緒性訴求,我都希望他繼續開砲,因為他至少是個認真而手段高明的倡議者,比起台灣許許多多的政論與媒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os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