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我才「第一次」完整地把奧斯卡提名列表看完。如果是十年前,我可能會在第一時間參閱主要獎項的名單,然後看看參與者以前玩過什麼、未來計畫什麼、得獎的關鍵點是什麼。

但,那真的是十年前。這幾年,我往往是得獎名單出來了,才完全搞清楚遊戲的參與者有誰。

而現在,許多討論區正一邊為李安得到最佳導演喝采、一邊激鬥著【斷背山】為何沒得到最佳影片的幕後原因。奧斯卡評審顧慮了怎樣的政治正確?同志題材在美國主流價值裡仍是怎樣的禁忌?【衝擊效應】的勝出代表了怎樣的策略思維與道德訊息?

我大概是老了,真的是老了。

我先是對李安的獲獎沒有感覺,再來是對奧斯卡怎樣地讓政治凌駕藝術感到毫無所謂。當然李安的努力與成就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有必要因為他是華人以致於台灣人就得這樣熱血澎湃以致於膜拜嗎?(我還看到有人把【綠巨人】拿出來重新擦亮,雖然我並沒有多討厭那片,但我不得不提醒一下:該片的缺點真的很多,影評也真的很爛)奧斯卡當然是陷在商業與政治裡的,問題是自古以來哪一項藝術脫離得了商業與政治?整個近代藝術史就是不折不扣的商業政治發展史啊!

也不是說這些事情不能討論、不能推測,只是我對這些事情沒有激情、沒有情緒,甚至也沒有好奇心了。十年前的我或許有,但那是十年前。

十年後的我,覺得【慕尼黑】就算有歷史設定的問題依舊是一部值得觀賞的佳作,覺得從【斷背山】獲得的感動不需要奧斯卡的雙重肯定,覺得【衝擊效應】的價值不能由政治正不正確來決定,就像【斷背山】的人氣再高也沒有絕對的理由可以壓倒【柯波帝】。

獎項的競爭向來都是殘酷的,王者以外,敗者褪散,至少從獲獎的角度來看,所謂的肯定絕對沒辦法平均分攤。然而誰得獎真的那麼重要嗎?未獲獎者難道就必然遜於獲獎者嗎?這又不是運動比賽,有明確的比數可以清楚地判斷,個人的感動當然能產生個人的評判,但沒有人規定評審以致於眾人必須符合任何眾人的期待,一如【斷背山】的未獲最佳影片被揣測為某種政治正確的氣氛使然,那萬一它獲獎了呢?不也是服從另外一套政治正確的價值嗎?

是不是我真的老了,所以不再對這種議題感到興奮了?

現在的我只會這樣覺得:【斷背山】沒得獎又如何?感動的人又不是因為它得獎才感動,【衝擊效應】符合政治正確又如何?它畢竟是多人眼中的種族議題佳作。重點是,不管你喜歡哪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就是你心中的佳作了,幹嘛在意它有沒有得獎?反過來說,得獎又如何呢?很多得獎連連的名作,也可能讓人萬念俱灰地轉台不是?

曾經我對【鐵達尼號】的獲獎嗤之以鼻,如今的我轉念一想,它也真的有【脫線舞男】、【心靈捕手】、【鐵面特警隊】或【愛在心裡口難開】沒有的優點(或缺點),反之亦然,今天換上其他任何一部得獎,也會有合宜的感受與理由產生。重點是:個人的判斷不會因為得獎的結果而有影響。

既然如此,奧斯卡的結果,到底有什麼好在意的呢?

關於奧斯卡那部分的我,真的是老了。不過還有一部份的我還沒老,至少,追趕著漫畫與漫畫電影的我,還沒有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os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